四庫全書體  

第一次看到康熙字典體時,
心中就有了這個想法:

是不是哪天,

也會出來一個四庫全書體?

四庫全書  


如今,

威鋒數位(原華康)的日本公司,
在我們故宮博物院的協助之下,

花了五六年的時間,

終於開發出了這套古籍糸柳。

古籍糸柳 四庫全書 吟 古籍糸柳 四庫全書  

乾隆時代的《四庫全書》,
和他爺爺(或生父?)年間的《康熙字典》,

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於《四庫全書》是真人謄錄,
不像《康熙字典》是用刻印的。

康熙字典  

因為《四庫全書》,
原本就沒想要大量流通,

所以找書手才抄寫,

這種古代稱為「傭書」的方式,

當然會比還要先製版的印刷來得方便。

根據史書記載,

乾隆在十五年間,

共動員了文人學士三千八百餘人,

先後完成了七部《四庫全書》,

包括目前保存在我們故宮,

當今世上最為完備、也最為精美的文淵閣本。


文淵閣 四庫全書  

而《四庫全書》字體的最大特色,

就是「千篇一律」:p

其中的「律」,

就是乾隆年代的「館閣體」。

清朝墨圓光方的館閣體,

源自明代的「臺閣體」,

因為乾隆喜愛趙孟頫貴氣十足的書法,

自然下窺上意而甚焉,

因此謄錄在《四庫全書》時,

那些負責擔任監生(總監)工作的官員,

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確保每位傭書的寫手,

融合趙體特色的小楷字,
既要能寫得遒美灑脫,

卻又不能過於柔媚無骨。

▼請注意最左邊那行,有專門的謄錄監生。
謄錄監生   

很多學過書法的朋友,

都很看不起清朝這種整飭優雅的館閣體,

覺得缺乏靈氣與個性。

但是要像《四庫全書》這樣,

讓幾千位書手保持千篇一律,

實在也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

更何況如果你細看館閣體,

用筆豐潤飽滿卻不失之臃腫,

結構雖然謹嚴卻又虛實相生,

即便整齊均衡卻仍有所變化,

固然有意求工卻似無意為之。


古籍糸柳 四庫全書 吟 轟霆劍海錄  

所以日本威鋒的字體開發團隊,

才會覺得《四庫全書》的館閣體,

不但活力十足,

而且字體的曲線,

就像清風扶腰的細柳,

左右起舞、搖曳生姿,
因此取名為「古籍糸柳」。

糸 說文解字   

糸,
根據《說文解字》,
就是細絲的意思。
這個字我們現在已經不常用了,

反而是日本人還保留得很好。

就像這個《四庫全書》字體,

也是日本人先開發問世,

而非兩岸三地的華人。


我問過台灣的威鋒,

他們說真正的繁體中文版,
目前還沒有開發的計畫,
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之後。
既然如此,
那目前就再一窩蜂地,
讓康熙字點體繼續泛濫下去吧 ......

古籍糸柳 四庫全書體  

【更多古籍書體】
古籍木蘭 (聚珍倣宋)

色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熱門焦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